[ 2004/12/28 21:52 | by 网络毛毛虫 ]
|
尽管这位随身听新贵曾经表示自己要作纯粹得随身听,但在科技不断推动历史车轮的今天,任何言论显然都阻挡不了彩屏播放器作为一种发展趋势迅速蔓延。终于,在2004年的冬季,就在又一个年度块接近尾声的时候,笔者拿到了这款苹果随身听的革命之作――iPod photo。一路上,怀揣着这个饱含MAC时尚鲜亮元素的音乐魔盒笔者不禁在想,她会为iPod书写的神话再添上五彩斑斓的一笔么?
黯赏――美人依旧(外观篇)
和宣传的一样,笔者拿到的这只60GB iPod photo的外形相对于第四代iPod几乎没有差别。依然是经典的白色靓丽造型,除了液晶屏外,它与四代毫无二致,不开机很难察觉两者的异同,多少有些失望的感觉。不过这一论断也许已经暗含了我们(包括笔者在内的大部分用户)对ipod理所当然美丽的审美疲劳,事实上,如果从新用户第一眼看到iPod photo的角度来说,她仍然是一个将经典工业设计和非凡的设计才情共冶一炉的精品。只能说苹果在设计iPod photo的时候近乎刻意的要保持iPod名门之后超凡脱俗的血统。不过由于硬盘磁碟容量的增加和电池电量的提升,他的主机外形尺寸跟着发胖到61mm×19mm×104mm(宽×深×高),重量也比4代略重。不过,如果不是对外形和体积非常挑剔的玩家恐怕不太会介意其体形上增加的那几分"风韵"。
从上面对外观的描述可以看出,iPod photo最大的外观变化在于面板上那块2 英寸(对角线)655362 的彩色 LCD屏幕。点亮屏幕,粗看彩色的操作界面和内置图片,iPod photo的显示屏算补上精细(尤其是笔者脑子里对苹果的显示效果多少怀有一丝期待),色彩饱和度一般。至于具体细节反映水平后续应用部分会作出专门作出阐述。
官方的屏幕宣传图片
实际拍摄的屏幕图片和显示图片的效果:
外形上并没有太大惊喜的apple反映了一个信息,苹果对自家的经典设计显然略显自负。它丝毫不担心越来越多的fans聚集成千上万的iPod产品会对外观产生厌倦的感觉,也不忧虑街上形形款款的时尚新人类掏出iPod时发生随身听"撞机"事件。看来对于用户而言,似乎只有点亮iPod的那一刻才会察觉到这个精灵公主淡抹夜妆的那一丝妖娆。
回味――陈酿新装(操控和音质篇)
首先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在于主机面板核心部位依然沿用了圆形触摸转盘(Apple Click Wheel),这一技术从第3代iPod得到使用和推广后一直倍受好评,再次得到承袭也是理所当然的。软件系统上,搭载了最新版本软件的iPodphoto在电量控制和游戏上都有很大进步,尤其是搭配彩屏后,内置游戏的观赏性和可玩性都有一定的提高(也许是心理上的)。
音质方面,和外观一样,此次iPod photo并不能给我们任何惊喜(相信也很少会有人有期待),她在声音表现上延续了iPod系列所有的特质,表现上似乎没有任何分别。基于此,笔者认为对iPod作复杂而全面的音质品评似乎必要性不大。当然,个人是在平常使用时对一张《怀念梁弘志的专辑》和王菲《将爱》(FAYE《To love》)专辑的聆听中对比得出上述结论,如有朋友有不同结论还请斧正。
除了彩屏之外,iPod photo的最大非官方宣传在于最电池的增容,这点也许比彩屏更具备实际意义,iPod忠实用户们肯定会很高兴。实际使用中,我们将计算机中不同码率的MP3文件随机同步到iPod photo中,三次测试最长播放时间平均值在12.5小时。这一令人欣喜的变化让iPod不会常常被电池问题搅和得后院起火了。
微瑕――夜妆淡抹
正如索尼多年来一如既往地笃信ATRAC格式一样,苹果曾经对业界雨后春笋般的彩屏产品公开表示过不屑一顾,它大概认为随身听可以做的很纯粹,当时的确让大家为这位随身听大亨捏了一把汗。不过对于一个苹果这样的公司而言,短暂的错误判断是可以挽回的,消费者也可以原谅,iPod photo面板上那块220×176像素,65536色的2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屏向世人宣誓着苹果笃信的动摇。
实际使用中首先感到痛苦的是搭载彩屏的iPod photo不能如大家所愿支持视频流媒体播放,它能作的仅仅是静态图片的浏览。这个是在官方资料发布的时候就成为定论的,所以拿到手中的时候失望的感觉已经没有了,痛苦还是难免有一点,毕竟有些遗珠之憾的感觉。
与更新歌曲一样,图片的上传亦需要通过配套的同步软件iTunes 4.7来完成。和前几代软件不同的是该软件新增的photo library功能是专门针对图片同步而设立的,支持包括PEG/BMP/GIF/TIFF/PNG在内的图片文件的传输。该软件在同步过程中自动将图片转换为适合iPod photo屏幕显示的尺寸。那么既然涉及到iTunes同步转换的问题,自然无可避免的会谈到速度 ,一台时下正常配置的机器,100张标准17寸桌面图片的实际同步时间大约为3-4分钟,没有想象中快,但考虑到转换等正常因素,这种速度也可以接受。
用机身屏幕观赏图片,iPodphoto的显示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画面显示稍欠细腻,因此就算可以用这块小屏显示视频流恐怕也不会有多大"享受"的感觉。执着的希望苹果提供视频播放的朋友,如此想想心里也就能释怀了。另外一个比较令人失望的地方(尤其是DC玩家)在于,要想实现ON TO GO功能必须配合Belkin的"Media Reader for iPod"或者"Digital Camera Link for iPod"等第三方产品,iPod photo本身并不知持。
真正激起笔者兴趣的是作为苹果另一个宣传卖点的图片显示输出功能(TV/幻灯片),iPod photo支持通过耳机孔视频输出(AV输出端子)和底座上的S端子将图像信息输出到幻灯机和电视屏幕上。找来一台ACER投影仪进行测试,耳机孔和S端子输出均成功。总体而言iPod photo幻灯片输出表现效果尚可,只是个人觉得目测色深会比实际图片(显示器显示&iPod自带屏幕显示)稍浅。比较郁闷的是输出过程中对电量的消耗较大,进行了不到10分钟的测试,电量锐减到只剩下1/5,吓我一跳。不过总体来讲,iPodphoto的图片显示功能上,相对小尺寸的屏幕显示而言,幻灯片输出功能更为实用。针对有幻灯播放需要的移动办公族群来说,在自己的随身听中加上这一功能显然在很多时候可以和略显厚重的商用NOTEBOOK Say Goodbye了。
结语
当然最后还有不得不谈的价格方面,对于喜欢iPod的普通用户而言下面的文字也许不是什么好消息。笔者手头的这台60GBiPod photo中国苹果800电话官方报价为5590元,作为一台随身听,其价格之高实在有些令人咂舌。
从本次评测我们看到iPod以传统的经典的造型、为普通大众接受的声音保持着自己的优良血统;以新增的彩色图片输出显示吸引了整个市场的眼球,更以电池续航能力的增强受到了新老用户的好评;但同时略高的售价以及屏幕显示效果一般的事实也使她的存在不再是一个无懈可击的新神话。
只是透过表象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同样在一个明显的错误面前,苹果表现得比SONY更为果断,她能迅速醒了过来。她明白即便她已经凭借iPod在北美那乃至更大范围内的随身听界享有了超过索尼的绝对控制权,但仍然无法阻止彩屏作为便携播放器的一个发展方向。其实iPod photo 仅仅作为一个产品而言其优势并非十分明显,甚至在iRiver创新等品牌的彩屏产品(为PMC阵营)面前略显颓势。不过她的诞生标志着苹果终于向彩屏娱乐终端迈出了第一步,挽回危险局面的同时,吃下了彩屏播放器市场这块蛋糕的第一口。虽然入口的感觉不甚美味,但尚可以接受:毕竟iPod photo继承了iPod人见人爱的外观和为大众普遍接受的音质表现成为目前最漂亮的彩屏mp3(以大众欣赏角度为准)而且针对iPod在静态视频显示和输出上作出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对于苹果和整个业界而言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虽然在列强争锋的随身听市场,iPod未能在以彩屏未卖点的机器中为苹果占到任何便宜,不过凭着苹果强大的实力和正确的经营理念后续产品非常值得期待。希望在后续产品中苹果能着力改进显示效果和朝着视频流播放方面作出相应的努力,到时候的iPod photo(也许应该叫别的名字了,iPod movie ?)就将不仅仅是无聊的时候或者炫耀的时候拿出来炫一下照片显示的漂亮随身听了。